2016年5月23日 星期一

事實、假設與猜測

什麼是假設?根據Wiki的說明:

”根據已知的科學事實和科學原理,對所研究的自然現象及其規律性提出的推測和說明,而且數據經過詳細的分類、歸納與分析,得到一個暫時性但是可以被接受的解釋。“

中國的互動百科將這名詞解釋得更為廣泛:

”假设是运用思维、想象,对所研究的事物的本质或规律的初步设想或推测,是对所研究的课题提出的可能的答案或尝试性理解。假设并不是单纯主观思辨的产物,也不是以荒诞地臆造为基础的虚妄、任意、离奇地猜想。而是依据事实和科学知识的基础,对未知领域作有规律地推测。“

歸納起來,要進行假設時必須要有一些前提:
1. 假設必須要有一定程度的根據或事實,而不是主觀的臆測
2. 未知领域,也就是說如果是可以確認的事實就不應該做假設。

很多人非常容易將“事實”,“假設”及“猜測”混淆。比方說今天早上老闆問了部門員工一個問題,我理解到他需要部門員工經由經驗來告訴他一個大約的答案,他才有辦法進行事件的推測,比方說大概有多少機率發生什麼事如何反應該如何應付,但部門員工可能未曾針對此經驗思考判斷過,所以可能因此將其誤解為“猜測”,不敢猜只好說不知道。員工完全將三者混淆而不自知,他不知道老闆絕不會將推測當作事實,事實只有發生了才知道,他想做的只是將可能發生的事件控制在一定損失範圍內先做預防。

要評估一項系統功能的使用效率有時會藉著系統記錄來取得資訊,用以評估成效及做系統改善。在看這些資訊時如果沒有先設想好需要什麼資訊,沒有先訂下一些假設,會根本不知道該看些什麼及如何評估成效及作出改善。搜集使用者回饋的方式也必須先界定一些系統成效指標,才能以此為基礎設計問題好獲得需要的訊息。獲得資訊後接下來應該求證假設是否正確,及修正原有的假設。

雖然看起來很理所當然,但很多時候我們做假設的時機及方法不是這樣子。再者,假設並非事實,需要更多資訊及事實基礎來驗證,所以需要小心求證,仔細檢驗資訊與結論究竟有多少關聯性,排除不必要資訊避免被誤導。輕易根據過往的經驗或非理性的判斷做假設也是常見的錯誤。

針對特定族群的反應及動作則需要根據人性/文化背景資訊產生一定的假設,藉以產生解決方案,但需要靠著持續不斷地觀察來修正假設,也才能持續改進,但是判斷一個人的行為或言語時則最好少假設,原因是每個人生長背景及際遇,個性特質都不同,如果以一般人或是自己的經驗而假設對方也應當如此,甚至判定對方是如何的人就會很容易產生成見及誤解,所以在遇到對方的行為超乎自己的理解而產生不快或疑慮時,最好的方式是直接溝通,理解對方的背景與原因再下決定。非常巧合的在寫這篇網誌的同一天,這篇文章用了同樣的概念:

在這個快速連結的世界,顯然還是有很多溝通的障礙。我們常常在內心假設別人的想法,但事實上這些假設缺乏基礎與事實。而這些假設,不論會破壞真實的關係,也會抑制雙方的理解。

“問”才能一起處理生活中的挑戰:

不論是生活中的失落、困難、與不安,或是那些罪惡感與羞愧感,都是我們生命的一部份。有時候真正的詢問別人,才能夠真正底了解事實的核心,而回到彼此健康的關係。

有時候不知道,我們需要開口問,我們需要分清楚哪些是我們自己假設的,哪些又是真實的。

無論是事實或假設我覺得似乎都有一個共同點,就是需要藉著產生問題及想方法驗證來確認是否成立。假設經過產生問題及驗證之後才知道是否為事實,所以問問題很重要,沒有問題需要驗證就永遠不知道假設是否為真,甚至會將假設誤判成事實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